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持续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以“严”的理念管理,“新”的手段赋能中金宸大,“实”的措施见效,全面推动全省公务用车节约、集约、高效管理,公务用车管理领域习惯过紧日子蔚然成风。
数智赋能,为公务用车高效管理“上引擎”
据悉,为提升公务用车集中统管效能,广东印发了《广东省省直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广东省省属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制度规定,并建成全省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实现省级统建、地市共用,省、市、县三级公务用车一网统管、动态监管,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单位、车辆、人员管理全覆盖、应管尽管。
该管理平台创新性贯通公务用车定编和使用管理两大系统,将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出行社会化租赁行为纳入一体管理,严格控制了公务用车编制数、保有量和购置经费,规范管理车辆配备、使用、处置和租赁等行为。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公务用车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编制总量进一步压实,保有量减少5141辆,压减率约4%;单车年运行费用较5年前下降近1000元。

同时,广东持续强化平台数据收集、分析、预警等功能,每年收集车辆使用、加油、维修、保险等各类数据超1000万条,对接中石油、中石化、ETC等外部系统,形成完整的公务用车使用和运行费用台账。加强部门协同配合,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公安交管等职能部门形成监管合力,有效遏制公车私用、私车公养、违规使用加油卡、虚列维修名目等公务用车领域的“四风”问题和浪费现象。
统采分签,为公务用车节约配备“出妙招”
为节约配备成本和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自2022年起,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首创“统采分签”模式跨层级集中带量采购新能源公务用车,并牵头收集汇总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购车需求,组织省、市、县(区)集中带量采购,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有效降低购置成本、提升采购质量,得到购车单位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项目已圆满开展4批次,共组织全省1081家用车单位采购1336辆新能源公务用车,累计节省购置经费约3800万元,节约率为14%。
在项目示范带动下,全省新能源公务用车年度更新配备比例快速增长,保有量超1.57万辆,位居全国前列,测算每年可节省车辆运维费用约1.5亿元,减少碳排放量约2.98万吨中金宸大,形成“配优、用好、管住”的良好局面。“统采分签”模式成为广东公务用车管理亮丽品牌,得到国管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被列入国管局政府运行保障管理案例。

统筹调剂,为公务用车集约利用“添活力”
为更有效优化车辆资源配置,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建立健全公务用车调剂划转工作机制,以“综合统筹、先急后缓,优先本级、支持基层”为原则,严控公务用车编制和保有量。结合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综合执法权下放、院校集团办学,以及车辆利旧使用等工作,将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公务用车进行跨部门、跨地区、跨级次调剂划转使用,统筹推进车辆资源盘活利用、梯度使用和共享共用,“十四五”期间全省累计调剂划转公务用车9055辆。
实践证明,公务用车统筹调剂使用既能避免车辆闲置低效和重复购置,同时有效缓解基层单位,特别是县、镇一级单位因经费紧张导致购车难、用车难等问题,实现车辆使用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双提升”。
《南方》杂志全媒体记者、南方+记者|李晓霞 杨洋
【通讯员】广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本文责编】刘树强 莫群
【频道编辑】李卓华 李拉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蒋玉 杨洋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