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生活打卡季# 有这样一级战舰开工的时候是巡洋舰建成的时候“降级”成了驱逐舰名义上有三个用户实际上有两个名字却被改了四回。既背负过称霸印度洋的幻想又被寄托了“决战境外”的妄想而且将来的下场肉眼可见地不妙它是伊朗帝国海军“居鲁士”级巡洋舰、美国海军“基德”级驱逐舰和台湾地区海军“基隆”级驱逐舰。 曾经的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是一个虽然志大才疏但非常野心勃勃的统治者这点从当时伊朗购买了三位数的F-4“鬼怪”F-5A/B“自由战士”和F-5E/F“虎”II就可见一斑。 在购买舰船方面巴列维也曾经一掷千金打算建立一支由航母和万吨级“导弹巡洋舰”组成的大舰队制霸印度洋。办法嘛自然是靠从美国主子那里“大撒币”、“买买买”巴列维打算买下至少一艘“突击者”级航母然后再配上六艘导弹巡洋舰再配以大量的驱逐舰和护卫舰——
看在石油美元的份上美国颇为爽快地答应了巴列维的购舰要求。 1974年伊朗巴列维王朝政府和美国签订了六艘基于“斯普鲁恩斯”级大型导弹驱逐舰升级而来的“居鲁士”级导弹巡洋舰的意向订单全部交由英格尔斯造船厂建造六艘军舰均以古代波斯帝国著名的君王的名字命名分别为“居鲁士”、“大流士”、“阿尔达希尔”、“那迪尔”、“沙普尔”和“阿努希尔万”领牛策略。
居鲁士即波斯帝国的创建者居鲁士大帝大流士即带领波斯帝国走向鼎盛的大流士一世阿尔达希尔是萨珊帝国的开国君主阿尔达希尔一世沙普尔即推动萨珊帝国版图扩张到鼎盛的沙普尔一世那迪尔即伊朗阿夫沙尔王朝的开国君主纳迪尔一世其最大的功绩是击败了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洗劫了德里而阿努希尔万是伊朗齐亚尔王朝的中兴之主 霍斯劳一世的尊称——意思是“纯洁与不朽的灵魂” 。 而不巧的是当时由于英格尔斯造船厂正在紧锣密鼓地为美国海军建造“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没有空余的产能。要等英格尔斯造船厂承建的30艘“斯普鲁恩斯”级全部下水后才能接着开工伊朗的订单。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7年这时候英格尔斯造船厂终于空出手来可以建造“居鲁士”级巡洋舰的时候因为通货膨胀原本可以造六艘的钱只够造四艘的了于是“居鲁士”级巡洋舰的建造计划就从六艘缩水成了四艘。阿尔达希尔和沙普尔这对父子君王被“淘汰”留下了居鲁士、大流士、纳迪尔和阿努希尔万。 1978年3月23日伊朗和英格尔斯造船厂正式签订了四艘“居鲁士”级导弹巡洋舰的建造合同这四艘军舰获得了美国海军的临时编号——“居鲁士”号为DDG-993于1978年6月23日开工“大流士”号为DDG-994于1978年12月9日开工“纳迪尔”号为DDG-995于1979年2月12日开工“阿努希尔万”号为DDG-996于1979年5月7日开工。
如果巴列维的大舰队之梦能实现的话伊朗就能拥有当时印度洋上最强的海军力量届时有声有色有味道的大国印度一定不答应于是印度洋上的航母战斗群对决就可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片…… 需要说明一下的是伊朗当时购买的F-14A“雄猫”可不是都给空军用的而是很可能会给海军毕竟伊朗购买的F-14A保留了所有舰上起降的部件若“伊朗式航母编队”得以建立那印度的“维克兰特”号小航母和“海鹞”垂直起降战斗机恐怕很难有好果子吃……
然而没等穷奢极欲还穷兵黩武的巴列维“建成强大海军”伊朗民众就已经被他整得日子没法过了于是1979年1月爆发的伊朗伊斯兰革命使上述梦想皆成泡影。 新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倒是不想放弃四艘尚未完工的“居鲁士”级甚至在刚上台的前三个月时间里一直通过海外军售信托基金的账户继续向英格尔斯造船厂支付建造款项。但一来新政府并没有后续的款项注入信托账户二来既然霍梅尼做主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权也不可能像巴列维王国时代那么听话美国自然也不会放任四艘大型军舰落入一个肉眼可见会和自己作对的政权手里。但是四艘“居鲁士”级彼时都已经摆上船台且前两艘“居鲁士”号和“大流士”号的完成度已经不低再拆毁未免有些可惜。 于是美国国会在“美仁宗”卡特总统的推动下于1979年7月25日通过了13.53亿美元的追加预算让此时已经分别完工60%、40%、20%和10%的四艘“居鲁士”级继续建造但建造完成后这四艘军舰将被美国海军接收重新命名为“基德”级定位也从“导弹巡洋舰”改为“导弹驱逐舰”。 “居鲁士”号被改名为“基德”号以在珍珠港事件中阵亡在“亚利桑那”号战列舰上的第一战列舰分队司令艾萨克·坎贝尔·基德少将的名字命名。于1979年8月11日下水1981年6月27日竣工服役。
“大流士”号被改名为“卡拉汉”号以在1942年11月12日瓜达卡纳尔岛夜战中在“旧金山”号重巡洋舰上阵亡的美国海军 第六十四特遣舰队司令丹尼尔·贾德森·卡拉汉少将的名字命名。于1979年12月1日下水1981年8月29日竣工服役。
“纳迪尔”号被改名为“斯科特”号以在1942年11月12日瓜达卡纳尔岛夜战中在“亚特兰大”号轻巡洋舰上阵亡的美国海军 第六十四特遣舰队副司令诺曼·斯科特少将的名字命名。1980年3月1日下水1981年10月24日竣工服役。
“阿努希尔万”号被改名为“钱德勒”号以 在1945年1月5日在“路易斯维尔”号重巡洋舰上遭受神风特攻机攻击中重伤并在1月7日伤重身亡的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第4巡洋舰分队司令西奥多·埃德森·钱德勒少将的名字命名。1980年5月24日下水1982年3月13日竣工服役。
由于美国方面以四名在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海军少将的名字重新命名了四艘“居鲁士”级巡洋舰因此“基德”级驱逐舰在美国海军中有“死灵海军少将”级的诨名。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一直有文章将“基德”级认定为“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亚型唯一的区别只是“斯普鲁恩斯”级偏重反潜而“基德”级则侧重防空。两者的尺寸也基本相当都是全长171.7米宽16.8米动力装置也是一样的四台LM2500燃气轮机。
但实际情况可能有一点不一样因为“基德”级的吨位明显比“斯普鲁恩斯”级要“大了一号”“基德”级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7326吨满载排水量高达9950吨这个参数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之后台湾方面在购买“基德”级后一直宣称“纪德舰是万吨大驱”也就是说其满载排水量起码是接近10000吨的这个和“斯普鲁恩斯”级不到8000吨普遍认为是7700余吨的满载排水量有明显不同。 有这么一种可能因为“基德”级脱胎于“居鲁士”级导弹巡洋舰本来是打算安装更多武器装备和舰载设备的但因为后来交给美国海军后地位降低一些电子设备和舰载武器没有安装但预留了大量空间之后可能被用作增加燃油和淡水的存储空间于是就有了高出许多的满载排水量。 由于原本就不是出于美国海军的需要而建造的因此美国海军对这四艘半买半送的军舰并不看重到1999年就提前退役封存了。 2001年刚当选美国总统的小布什为了策应时任台湾地区伪政权头目“阿扁”叫嚣的“决战境外”计划宣布了一大笔对台军售其中包括八艘柴电动力潜艇和四艘“基德”级导弹驱逐舰。 八艘柴电潜艇的事情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替美国代工得罪中国大陆而胎死腹中而“基德”级就比较好办了毕竟是刚退役的舰只而且服役时间不到二十年状态还很新实际上就是可以“直接启用”的。当然美方一定会“翻新升级”一番毕竟那也是一笔开销报给台湾方面之后数字可以翻个几倍就可以让史密斯专员和约翰逊专员们小小地增加一些收入了。 台方最初将四艘“基德”级驱逐舰重新命名为“纪德”、“明德”、“同德”和“武德”然而很快民进党当局一拍脑袋说舰只的命名必须要有“本土元素”于是“基德”级也就被改了“缺德”的舰名重新命名为“基隆”、“苏澳”、“左营”和“马公”。 但是呢岛内的很多人尤其是“蓝营”人士在各种场合依然称这四艘舰为“纪德级”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半官方称谓了…… 有意思的是四艘“基隆”级的舷号从1801排到了1805中间跳过了1804实在是很有“广东迷信”的色彩。
9.11恐袭事件后不久美国为了得到中方的配合暂时取消或推迟了大部分之前堪称“气势汹汹”的对台军售但唯独四艘“基德”级基本上没受什么影响毕竟旧舰翻修出售“太有性价比”了以至于史密斯专员和约翰逊专员有足够动力去促成此事…… 2005年12月3日“基隆”和“苏澳”两舰抵达台湾的苏澳军港次年11月1日“左营”和“马公”舰也抵达苏澳港。那年台湾地区海军水面作战舰艇的总吨位几乎达到了“历史的顶峰”。
也正是从那时起台湾地区海军如同某位岛内军事期刊编辑说的“ 如同北洋水师成军后一样再也没动力和能力为自身添置主力作战舰只了…… ” 而实际情况或许比北洋水师更糟起码北洋水师还有那么几年是如假包换的亚洲第一舰队。但台湾地区海军在获得了“基隆”级之后解放军海军已经拥有051B、052B和052C以及购自俄罗斯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主力阵容054A的量产也已经开始了也就是说台方所谓的“海军优势”从四艘“基隆”级到位开始算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维持到。 美方将“基隆”级交给台方前拆除了舰体舯部的“鱼叉”反舰导弹但防空方面小小的升了一下级前甲板和舰体后部的MK26型双臂式舰空导弹发射架不仅可以发射“标准”-2系列舰空导弹还可以发射新研制的“标准”-6舰空导弹。当然美国如今的“标准”-6产能是否可以在满足海军、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或许还要加上国民警卫队“四栖”需求后再足量提供给台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理论上说“标准”-6就是有对地/对海打击能力的既可以区域防空又可以作为超音速反舰导弹使用。不过台方接下来的操作却很“迷”首先他们肯定不相信“标准”-6的反舰能力但也没有为“基隆”级配备岛内“自行研制”的“雄风”-2或者“雄风”-3反舰导弹而是另掏腰包向美国购置了一批“鱼叉”反舰导弹以及八套四联装发射架恢复了“基德”时期的反舰武装。 虽然看上去有着很先进的舰对空导弹但“基隆”级并没有类似SPY-1A那样的“宙斯盾”相控阵雷达只有SPS-48E那样的三坐标雷达和SPS-49V5二坐标远程警戒雷达因此引导舰空导弹的效率就没有“提康德罗加”或者“阿利.伯克”那样高。“基隆”级的火控雷达和“提康德罗加”级、“阿利.伯克”级一样都是SPG-51D火控雷达。此外“基隆”级还配备有SPS-55对海搜索雷达和SPS-64导航雷达。 反潜方面“基隆”级配备有SQS-53D主/被动舰壳声呐和SQR-19被动拖曳声纳倒也不输给“斯普鲁恩斯”级但由于没有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仅靠两架SH-60B舰载直升机和MK-46反潜鱼雷作战效能还是比配备反潜导弹的“斯普鲁恩斯”级要低一大截。 除此之外“基隆”级驱逐舰还配备了两座SLQ-32V3电子对抗系统和一部SLQ-25拖曳鱼雷诱饵还有四座六联装MK-36干扰火箭发射装置可以使用红外干扰弹和金属箔条雷达干扰弹作战范围10004000米。 “基隆”级驱逐舰的通信系统是岛内的“中山科学院”研制的被称为“天频”卫星通信系统当然通信依赖美国的卫星。 “基隆”级驱逐舰是台湾地区海军获得的第一型满载排水量超过8000吨的主力战舰很大的可能也是最后一级。此后一直到现在台湾地区海军只获得了寥寥可数的一些中小型作战舰只这对于海军这个需要长期投入的军种来说无疑是非常不妙的。 从2022年至202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台湾周边海域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演习中四艘“基隆”级驱逐舰也时常被台当局命令出航加以“反制”当然不会有什么用只留下诸如“厦门”舰呵责“马公”舰后者也只能就范的笑料。
进入新世纪第三个十年之后“基隆”级驱逐舰实际上已经是“奔五”的老舰了距离极限寿命已经越来越近而它们的终点究竟是轰隆一响还是寂寂无声我们都能看见……
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